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团结进步知识应知应会(四)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9-12 访问次数:20
哈密市“铸牢”认知体系中的“五性”是什么?
政治性、共同性、现代性、融合性、规范性。
哈密市“铸牢”话语体系中的“五融五共”是什么?
融合共进、融合共美、融合共享、融合共情、融合共治。
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是什么?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
如何理解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
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增进共同性,要增强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尊重差异性,要注意对各民族在饮食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建筑风格等方面的保护和传承。共同性是主导,差异性不能削弱和危害共同性。保护差异,但不能固化强化其中落后的、影响民族进步的因素。
如何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
要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是什么?
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当代民族问题具有哪五个特性?
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重要性。
什么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之所系,是国家富强、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之所在?
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促进各民族“三交”是哪些内容?
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提出的治疆方略是什么?
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核心要义是“总目标”+“二十字方针”+“八个坚持”。新疆工作总目标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二十字方针”是依法治疆、团结稳疆、文化润疆、富民兴疆、长期建疆。“八个坚持”是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谋划新疆工作,坚持把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作为新疆工作总目标,坚持以凝聚人心为根本,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加强党对新疆工作的领导。
加强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着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怎样的坚强战斗堡垒。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带领群众致富、维护社会稳定、守卫边疆领土、开展反分裂斗争的坚强战斗堡垒。
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纳入什么规划中?
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统筹实施,使民族团结进步理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真正体现在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工作中,体现在各族群众生产生活实践中。
来源:淖毛湖发布
上一页:暂无